“生產一噸蒸汽,柴油要花500元,煤制氣要花330元,天然氣要花185元,我們當然選擇天然氣!”5月21日,在康師傅(昆明)方便面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自動化生產車間內,廠長昝宇在分析了能源成本和環(huán)境效益后,斬釘截鐵地說出了自己的選擇。
位于云南省國家級工業(yè)園區(qū)嵩明楊林經濟開發(fā)區(qū)的康師傅第五代工廠內,兩根標著蒸汽管的銀色管道從天然氣鍋爐房內向兩個方向延伸,進入康師傅(昆明)方便面有限公司和康師傅(昆明)飲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由天然氣鍋爐生產的蒸汽是兩個廠最重要的動力能源,推動了兩個廠16億元的年產值。
順著廠區(qū)山坡,銀色的蒸汽管道進入飲料生產車間。在這里,天然氣生產的蒸汽用于調配、萃取、超高溫殺菌和套標四個生產過程,其中超高溫殺菌尤為重要。“以前我們用煤氣混合柴油作燃料時,因為溫控無法持續(xù)并穩(wěn)定,造成產液殺菌不達標,就要停產4小時重新對設備進行殺菌。”康師傅(昆明)飲料有限公司廠務主管張志飛跟記者算了一筆賬,車間每小時生產2560箱飲料成本約7600余元,一次溫控不穩(wěn)定的停產就要損失3萬多元。
2014年前,康師傅在昆明主城區(qū)的飲料公司和方便面公司都用焦爐制的管道煤氣,逢雨逢冬就面臨減產、停產的局面。“只能自己拿著200升的桶去找加油站買柴油。”說到當時煤氣減供還要保產能時的艱辛場景,張志飛提高了音調。不僅如此,當時使用柴油后,油膩膩的廠房和刺鼻的味道,還對公司的5S管理極為不便。
“用煤氣的時候,我們是整個康師傅單箱能耗最高的廠。”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昝宇,他用“痛苦”表達了感受。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昆侖能源云南公司歷時兩年八個月完成昆明百萬燃氣用戶的天然氣置換工作,康師傅不僅減排降低20%,還讓昝宇喜笑顏開:“用了天然氣后單箱能耗降低了三分之一,我們達到了康師傅的平均水平。”
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云南省工業(yè)園區(qū)經濟發(fā)展迅速,布局了嵩明楊林經濟開發(fā)區(qū)等多個千億元級產業(yè)園區(qū)。昆侖能源云南公司緊跟政策,依托中緬天然氣管線打造了一張覆蓋“孔雀之屏”的綠色能源網,其中就涵蓋了嵩明楊林經濟開發(fā)區(qū)。在此期間,康師傅飲料公司和方便面公司相繼遷往嵩明楊林經濟開發(fā)區(qū),欲打造一個產值40億元的生產基地。
2015年初,飲料公司剛搬到嵩明楊林經濟開發(fā)區(qū)時,中緬管道氣還未通,用柴油僅兩個月就花了300萬元。昆侖能源云南嵩明公司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先行采用LNG供氣,當年7月中緬管道氣通到嵩明后,飲料公司能源成本平均每月降低了30%。
“搬到嵩明后就直接使用了天然氣鍋爐。”在昆明主城區(qū)嘗到了天然氣帶來的甜頭后,2018年7月方便面公司遷址嵩明,昝宇更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使用天然氣。
湛藍的天空下,廠區(qū)里銀色的蒸汽管閃閃發(fā)光。在方便面生產車間,從面粉到包裝成箱,五條短短二十幾米的自動化生產線,僅一分鐘就能生產出1921盒方便面,這是昝宇以前想不到的:“以前我們年產能只有160萬箱,滿足不了300萬箱的市場需求,現在我們產能達到400萬箱。”
現在,昆侖能源云南嵩明公司的門站每天要向康師傅廠區(qū)供應3—4萬立方米的天然氣,這些用天然氣做動力生產出的產品占據了云南省茶飲料市場和方便面市場的第一名。
采訪手記:
“蹚市場”蹚出好的效益
采訪車飛馳在前往嵩明的高速上,距離越近,筆者心里越暖。3個月,6次采訪,從第一次與嵩明公司員工見面拘謹地談話,到第六次敞開心扉地聊天,筆者被嵩明公司員工“蹚市場”的精神感動,愈發(fā)覺得這600公里跑得值!
這個“值”,值在嵩明公司的人,一個好“將軍”帶著33名優(yōu)秀的“士兵”,在芝麻大點的小縣城突破6家燃氣企業(yè)包圍,打下了90%的燃氣市場;值在嵩明公司的精神,不管公司“好日子”“壞日子”,堅持8年不放棄今年4月終于啃下一家“硬骨頭”企業(yè),當月就有二十多家企業(yè)上門尋求“煤改氣”;值在嵩明公司的成績,把燃氣公共事業(yè)當做產業(yè)來經營的營銷思路,使得2018年開發(fā)量比2017年翻了五倍,勢如破竹的開發(fā)奠定了今年銷量能夠提高1000多萬立方米的基礎。
從康師傅廠區(qū)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是楊林經濟開發(fā)區(qū)望不到邊的一排排工廠廠房。筆者相信,在嵩明縣1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利用市場開發(fā)中,嵩明公司必定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