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管理有“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四大職能,管理的范疇比領導要廣得多,管理包括了領導,只不過,在管理的四大職能中,只有領導側(cè)重于人,其他三個職能側(cè)重于事。我們東方人一般把管理者稱作領導,因為我們東方認為,事在人為,人是關鍵因素。在管理的四大職能中,領導職能很關鍵,領導力是管理者是否勝任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古今中外都認為領導就是運用影響力激勵員工去實現(xiàn)組織目標與使命,因此,大家都把領導力理解為影響他人的能力,或是激勵別人跟隨的能力。而激勵人的前提,是領導必須懂人,懂人是我們?nèi)祟悢?shù)千年來最難的學問,關于人的認識有很多流派與工具,比如人的價值觀、行為風格、能力、心理動機等等。黃德華認為,適應性領導力,就是在行為風格適應他人而讓他人自愿跟隨自己的能力,或者說按照他人的行為風格與之交往的能力。它主要是運用我們?nèi)祟悵撘庾R的依從原理中的“喜歡與熟識”原理。它與情景領導力不同,情景領導力,是員工處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使用不同的領導方式;它與環(huán)境領導力不同,環(huán)境領導力,是指領導處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使用不同的領導策略。
對于人類行為風格的研究,也有很多流派,有2分法、3分法、4分法、5分法、六分法、8分法、9分法、12分法、16分法等。但古今中外,均以四分法為主流,只是古今的東方,主流中有五分法。東方周易,認為太極生兩儀,人類有內(nèi)外兩種風格,兩儀生四象,人類有四種不同的行為風格。易辭中說,君子四知,知剛知微,知柔知彰,萬物之望也。四知即為四德,四德理圓,為菩薩也。四象生八卦,當代易學大師姜祖桐據(jù)此,提出四宗八族人格論。尚五的殷商祖先認為人類的風格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由此誕生五行學說。國家行政學院趙菊春教授在《性格化領導》一書中根據(jù)古中國的五行學說提出五行領導風格論。受西方的影響,四分法也在中國開始流行,如FAP顏色法、成君憶的四分法、楊斌的四分法等。從古希臘文明開始,自然哲學家恩培多克勒(約公元前450年)認為人體由四根(火、水、土、氣)構(gòu)成;人的心理特性依賴身體的特殊構(gòu)造;身體上的四根配合比例不同造成心理上的差異。其后,被稱為醫(y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00年)將恩培多克勒的四根理論發(fā)展為人體四液學說。希波克拉底在其所著的《論人的本性》一書中說,人體內(nèi)部由血液、黑膽、黃膽、黏液四種體液組合的比例不同,構(gòu)成了各人的不同氣質(zhì):血液占優(yōu)勢的為多血質(zhì),表現(xiàn)為性情開朗;黑膽占優(yōu)勢的為抑郁質(zhì),表現(xiàn)為性情憂郁;黃膽占優(yōu)勢的為膽汁質(zhì),表現(xiàn)為性情易怒;黏液占優(yōu)勢的為黏液質(zhì),表現(xiàn)為性情冷靜。希氏提出的四液學說后來被演變成著名的氣質(zhì)學說。瑞士心理學家榮格(1875~1961)在十九世紀初首次提出了人類心理活動的四種功能理論:感覺、直覺、思考、感情。榮格認為每個人的性情特征都是與生俱來的,并且會伴隨著人的一生。1920年威廉•莫爾頓•馬斯頓博士在《常人之情緒》提出的DISC模型占主流,他承襲了蘇格拉底的四分法思維。MAST技術(shù)和MAP溝通風格測試都是DISC的變異技術(shù)。這些理論已廣泛應用于團隊建議、職業(yè)發(fā)展、婚姻教育、職業(yè)咨詢等方面。而美國戴維•蓋奇和中國黃德華使用四分法研究創(chuàng)業(yè)搭檔,并為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咨詢。
綜合古今中外的行為風格學說,黃德華提出TOPK十字圓盤模型。它比其他分類方法更方便運用,比其他四分法更通俗易懂更形象直觀。它以支配力為橫坐標,以自制力為縱坐標,把人類行為風格分為四大類和16小類。四大類風格對應四個大象限,第一象限屬于tiger(老虎)風格,第二象限屬于owl(貓頭鷹)風格、第四象限屬于peacock(孔雀)風格,第三象限屬于koala(考拉)風格,四個單詞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組成TOPK。四個象限的外頂角連成外圓,四個象限的各自中心點連成內(nèi)圓。那些應事而靠悟性調(diào)整行為風格的人,屬于內(nèi)圓。而那些因事而事先自覺調(diào)整行為風格的人,屬于外圓。處在內(nèi)圓上的人為事后采用適應性領導力者,處在外圓上的人為事前采用適應性領導力者。這就是人類行為風格的頂級智慧(Top Knowledge)的圓盤。黃德華運用TOPK圓盤研究隊伍組建、管理班子組建、創(chuàng)業(yè)搭檔、接班人選拔、適應性銷售、適應性領導等領域,其研究成果對企業(yè)真正地創(chuàng)造了價值。把行為風格運用于領導力,提出適應性領導力概念,黃德華是首創(chuàng),俗稱黃氏四分法.
人類的行為風格不同于人類的個性品質(zhì),它沒有好壞之分,它只是根據(jù)人類心理需求的排序而把人區(qū)分,人是有多變的能力來扮演各種不同的風格,當然,人類通常會不自覺地忠於自己天生的行為風格。TOPK的風格特征[5]簡述如下:
T型人喜歡結(jié)果導向(不在乎過程),野心勃勃,自信,喜歡指揮他人,有緊迫感。抗壓能力強,也喜歡給他人壓力。意志堅強,為達成目標不惜代價,看重結(jié)果和效率等。
O型人擅長分析研究,邏輯性強,嚴謹認真,追求準確,自律能力強,感情不外露,對事情的細節(jié)特別敏感,能明察秋毫之末??粗丶毠?jié)和過程等。
P型人活潑任性,愛自我表現(xiàn),善于表達,跳躍式思維,不喜歡被約束,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他們看重變化和名望等。
K型人對人敏感,注重他人感受,富有同情心,進取心不足,但富有耐心,逆來順受,像“棉花糖”一樣抗“擊打”。他們看著關系和一致等。
作為領導,TOPK的領導風格簡述如下:
T型領導的口號是“我們現(xiàn)在就去做,用我們的方式去做”,他們做事當機立斷,大部分根據(jù)事實進行決策,敢于冒風險,在做決策前,會尋找?guī)讉€替代方案,更多地關注現(xiàn)在,忽視未來與過去。對事情非常敏感,而對人不敏感,屬于工作導向型,注重結(jié)果而忽視過程,工作節(jié)奏非???,很容易與下屬起摩擦。
O型領導非常崇尚事實、原則和邏輯,他們的口號是“我們的證據(jù)在這里,所以我們要去做”,他們做事情深思熟慮,有條不絮,意志堅定,很有紀律性,很系統(tǒng)地分析現(xiàn)實,把過去作為預測未來事態(tài)的依據(jù)。追求周密與精確,沒有證據(jù)極難說服他們。對事情非常敏感,而對人不敏感,也屬于工作導向型,但注重工作證據(jù),決策速度比較緩慢,為人很嚴肅,難以通融。遇到快速變化的環(huán)境時,很容易與下屬起摩擦。
P型領導熱情奔放,精力旺盛,容易接近,有語言天賦,擅于演講,經(jīng)常天馬行空,做事比較直觀,喜歡競爭,對事情不敏感,而對人很敏感并很感興趣,他們更關注未來,把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去完成他們的夢想,而不關注現(xiàn)實中的一些細節(jié)。行動雖然迅速,但容易不冷靜而改變主意。喜歡描繪藍圖,而不愿意給員工實在的指導與訓練。決策時主要依據(jù)自己的主觀和別人的觀點,與員工談工作時,思維屬于跳躍式,員工經(jīng)常難以跟得上。員工得到的是激勵,而得不到具體指導。
K型領導喜歡與別人一道工作,營造人與人相互尊重的氣氛。他們決策非常慢,決策時總是尋求與做決定的相關人員達成一致意見,他們總是試圖避免風險。辦事情不緊不慢,對事情不敏感,而對人的感情很敏感。是關系導向型,很會從小處打動人,為人隨和與真誠。非常擅于傾聽,屬于聽而不決的,也很少對員工發(fā)怒,員工很喜歡找他們傾述,但他們優(yōu)柔寡斷。
通過10多年的運用于研究,黃德華認為運用適應性領導力的原則是對方是什么風格,我們就運用什么領導風格。比如,對老虎型下屬,領導運用老虎風格,應該直接下達命令,給予明確且較高的目標,并給予范圍內(nèi)的權(quán)力。同時采取補足原則,適時幫助其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對老虎型上司,下屬也要運用老虎風格,應該開門見山的匯報,先講結(jié)果,注意效率。要做到適應性領導,就必須變化自己的風格,而變化自己的風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首先要意識到人與人的不同,比如風格的不同,并要珍惜這種不同。之后,他要選擇哪種風格學說,比如選擇TOPK學說。最后,他要去運用這種技術(shù),比如TOPK技術(shù),這樣才能提高他的適應性領導力。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只運用自己的風格與別人交往,比如宋朝的王安石,王安石是典型的貓頭鷹風格,他與蘇軾(孔雀風格)、司馬光(考拉風格)、曹高兩太后(老虎風格)的溝通是失敗的,假如王安石會適應性領導力,那么我們中國在宋朝就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極少數(shù)人是順應環(huán)境壓力,變換了自己的風格影響他人,如商湯、周文王、秦孝公、秦始皇、劉邦、楊堅、李淵、趙匡胤、朱元璋、皇太極等。黃帝、堯舜、漢武帝、李世民、康熙、毛澤東等都屬于順應環(huán)境而終身在不自覺運用適應性領導力的典范。而天生就自覺運用適應性領導力貫穿其一生的,幾乎沒有,這只能在西游記中找到,《西游記》中的觀音就是自覺運用適應性領導力的典范,我們要向觀音學習適應性領導力。當然對于古人行為風格的判斷,我們只能根據(jù)文獻與媒體的描述,而對于現(xiàn)代人,我們可以采取行為風格的測試。在當今的社會,只有那些訓練而變成自覺運用領導力(包括適應性領導力)的企業(yè)領導,才能帶領企業(yè)鼎立于企業(yè)之林,并實現(xiàn)基業(yè)長青。只有那些訓練而變成自覺運用領導力(包括適應性領導力)的人們,才會健康長壽而善德無邊。
對于人類行為風格的研究,也有很多流派,有2分法、3分法、4分法、5分法、六分法、8分法、9分法、12分法、16分法等。但古今中外,均以四分法為主流,只是古今的東方,主流中有五分法。東方周易,認為太極生兩儀,人類有內(nèi)外兩種風格,兩儀生四象,人類有四種不同的行為風格。易辭中說,君子四知,知剛知微,知柔知彰,萬物之望也。四知即為四德,四德理圓,為菩薩也。四象生八卦,當代易學大師姜祖桐據(jù)此,提出四宗八族人格論。尚五的殷商祖先認為人類的風格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由此誕生五行學說。國家行政學院趙菊春教授在《性格化領導》一書中根據(jù)古中國的五行學說提出五行領導風格論。受西方的影響,四分法也在中國開始流行,如FAP顏色法、成君憶的四分法、楊斌的四分法等。從古希臘文明開始,自然哲學家恩培多克勒(約公元前450年)認為人體由四根(火、水、土、氣)構(gòu)成;人的心理特性依賴身體的特殊構(gòu)造;身體上的四根配合比例不同造成心理上的差異。其后,被稱為醫(y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00年)將恩培多克勒的四根理論發(fā)展為人體四液學說。希波克拉底在其所著的《論人的本性》一書中說,人體內(nèi)部由血液、黑膽、黃膽、黏液四種體液組合的比例不同,構(gòu)成了各人的不同氣質(zhì):血液占優(yōu)勢的為多血質(zhì),表現(xiàn)為性情開朗;黑膽占優(yōu)勢的為抑郁質(zhì),表現(xiàn)為性情憂郁;黃膽占優(yōu)勢的為膽汁質(zhì),表現(xiàn)為性情易怒;黏液占優(yōu)勢的為黏液質(zhì),表現(xiàn)為性情冷靜。希氏提出的四液學說后來被演變成著名的氣質(zhì)學說。瑞士心理學家榮格(1875~1961)在十九世紀初首次提出了人類心理活動的四種功能理論:感覺、直覺、思考、感情。榮格認為每個人的性情特征都是與生俱來的,并且會伴隨著人的一生。1920年威廉•莫爾頓•馬斯頓博士在《常人之情緒》提出的DISC模型占主流,他承襲了蘇格拉底的四分法思維。MAST技術(shù)和MAP溝通風格測試都是DISC的變異技術(shù)。這些理論已廣泛應用于團隊建議、職業(yè)發(fā)展、婚姻教育、職業(yè)咨詢等方面。而美國戴維•蓋奇和中國黃德華使用四分法研究創(chuàng)業(yè)搭檔,并為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咨詢。
綜合古今中外的行為風格學說,黃德華提出TOPK十字圓盤模型。它比其他分類方法更方便運用,比其他四分法更通俗易懂更形象直觀。它以支配力為橫坐標,以自制力為縱坐標,把人類行為風格分為四大類和16小類。四大類風格對應四個大象限,第一象限屬于tiger(老虎)風格,第二象限屬于owl(貓頭鷹)風格、第四象限屬于peacock(孔雀)風格,第三象限屬于koala(考拉)風格,四個單詞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組成TOPK。四個象限的外頂角連成外圓,四個象限的各自中心點連成內(nèi)圓。那些應事而靠悟性調(diào)整行為風格的人,屬于內(nèi)圓。而那些因事而事先自覺調(diào)整行為風格的人,屬于外圓。處在內(nèi)圓上的人為事后采用適應性領導力者,處在外圓上的人為事前采用適應性領導力者。這就是人類行為風格的頂級智慧(Top Knowledge)的圓盤。黃德華運用TOPK圓盤研究隊伍組建、管理班子組建、創(chuàng)業(yè)搭檔、接班人選拔、適應性銷售、適應性領導等領域,其研究成果對企業(yè)真正地創(chuàng)造了價值。把行為風格運用于領導力,提出適應性領導力概念,黃德華是首創(chuàng),俗稱黃氏四分法.
人類的行為風格不同于人類的個性品質(zhì),它沒有好壞之分,它只是根據(jù)人類心理需求的排序而把人區(qū)分,人是有多變的能力來扮演各種不同的風格,當然,人類通常會不自覺地忠於自己天生的行為風格。TOPK的風格特征[5]簡述如下:
T型人喜歡結(jié)果導向(不在乎過程),野心勃勃,自信,喜歡指揮他人,有緊迫感。抗壓能力強,也喜歡給他人壓力。意志堅強,為達成目標不惜代價,看重結(jié)果和效率等。
O型人擅長分析研究,邏輯性強,嚴謹認真,追求準確,自律能力強,感情不外露,對事情的細節(jié)特別敏感,能明察秋毫之末??粗丶毠?jié)和過程等。
P型人活潑任性,愛自我表現(xiàn),善于表達,跳躍式思維,不喜歡被約束,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他們看重變化和名望等。
K型人對人敏感,注重他人感受,富有同情心,進取心不足,但富有耐心,逆來順受,像“棉花糖”一樣抗“擊打”。他們看著關系和一致等。
作為領導,TOPK的領導風格簡述如下:
T型領導的口號是“我們現(xiàn)在就去做,用我們的方式去做”,他們做事當機立斷,大部分根據(jù)事實進行決策,敢于冒風險,在做決策前,會尋找?guī)讉€替代方案,更多地關注現(xiàn)在,忽視未來與過去。對事情非常敏感,而對人不敏感,屬于工作導向型,注重結(jié)果而忽視過程,工作節(jié)奏非???,很容易與下屬起摩擦。
O型領導非常崇尚事實、原則和邏輯,他們的口號是“我們的證據(jù)在這里,所以我們要去做”,他們做事情深思熟慮,有條不絮,意志堅定,很有紀律性,很系統(tǒng)地分析現(xiàn)實,把過去作為預測未來事態(tài)的依據(jù)。追求周密與精確,沒有證據(jù)極難說服他們。對事情非常敏感,而對人不敏感,也屬于工作導向型,但注重工作證據(jù),決策速度比較緩慢,為人很嚴肅,難以通融。遇到快速變化的環(huán)境時,很容易與下屬起摩擦。
P型領導熱情奔放,精力旺盛,容易接近,有語言天賦,擅于演講,經(jīng)常天馬行空,做事比較直觀,喜歡競爭,對事情不敏感,而對人很敏感并很感興趣,他們更關注未來,把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去完成他們的夢想,而不關注現(xiàn)實中的一些細節(jié)。行動雖然迅速,但容易不冷靜而改變主意。喜歡描繪藍圖,而不愿意給員工實在的指導與訓練。決策時主要依據(jù)自己的主觀和別人的觀點,與員工談工作時,思維屬于跳躍式,員工經(jīng)常難以跟得上。員工得到的是激勵,而得不到具體指導。
K型領導喜歡與別人一道工作,營造人與人相互尊重的氣氛。他們決策非常慢,決策時總是尋求與做決定的相關人員達成一致意見,他們總是試圖避免風險。辦事情不緊不慢,對事情不敏感,而對人的感情很敏感。是關系導向型,很會從小處打動人,為人隨和與真誠。非常擅于傾聽,屬于聽而不決的,也很少對員工發(fā)怒,員工很喜歡找他們傾述,但他們優(yōu)柔寡斷。
通過10多年的運用于研究,黃德華認為運用適應性領導力的原則是對方是什么風格,我們就運用什么領導風格。比如,對老虎型下屬,領導運用老虎風格,應該直接下達命令,給予明確且較高的目標,并給予范圍內(nèi)的權(quán)力。同時采取補足原則,適時幫助其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對老虎型上司,下屬也要運用老虎風格,應該開門見山的匯報,先講結(jié)果,注意效率。要做到適應性領導,就必須變化自己的風格,而變化自己的風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首先要意識到人與人的不同,比如風格的不同,并要珍惜這種不同。之后,他要選擇哪種風格學說,比如選擇TOPK學說。最后,他要去運用這種技術(shù),比如TOPK技術(shù),這樣才能提高他的適應性領導力。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只運用自己的風格與別人交往,比如宋朝的王安石,王安石是典型的貓頭鷹風格,他與蘇軾(孔雀風格)、司馬光(考拉風格)、曹高兩太后(老虎風格)的溝通是失敗的,假如王安石會適應性領導力,那么我們中國在宋朝就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極少數(shù)人是順應環(huán)境壓力,變換了自己的風格影響他人,如商湯、周文王、秦孝公、秦始皇、劉邦、楊堅、李淵、趙匡胤、朱元璋、皇太極等。黃帝、堯舜、漢武帝、李世民、康熙、毛澤東等都屬于順應環(huán)境而終身在不自覺運用適應性領導力的典范。而天生就自覺運用適應性領導力貫穿其一生的,幾乎沒有,這只能在西游記中找到,《西游記》中的觀音就是自覺運用適應性領導力的典范,我們要向觀音學習適應性領導力。當然對于古人行為風格的判斷,我們只能根據(jù)文獻與媒體的描述,而對于現(xiàn)代人,我們可以采取行為風格的測試。在當今的社會,只有那些訓練而變成自覺運用領導力(包括適應性領導力)的企業(yè)領導,才能帶領企業(yè)鼎立于企業(yè)之林,并實現(xiàn)基業(yè)長青。只有那些訓練而變成自覺運用領導力(包括適應性領導力)的人們,才會健康長壽而善德無邊。